自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公路橋梁建設飛速發展。近年來,在國家新一輪的基礎建設計劃的實施下,道路、橋梁工程建設又進入了一個調整發展的時期。我國道路、橋梁建設,已取得了舉世輝煌的成績。
在需高填方的橋梁建設中,在路橋結合部的橋臺背、主橋與引橋間搭板下軟連接等部位,常規采用低壓縮比的土(如碎石土或石渣土)來進行填筑。施工時,每填筑20~1250px土需進行碾壓、夯實,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后,再進行下一層填筑、碾壓、夯實,填筑達到設計標高后,需經過較長時間的工后沉降期(幾個月、半年或一年以上)才能進行路面結構層鋪設。由于工后沉降期較長,這寫橋梁建設的時效性、工程的經濟性矛盾。在橋臺背或主橋與引橋軟連接或橋頭等過渡段,路面結構層鋪設完成投入使用后,因填料荷載過大、雨水滲入,地基的承載力不夠等原因,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,造成跳車現象,被稱為橋頭跳車。橋梁70%的維修費用是花費在橋頭跳車的修補上。傳統的處理方法是提高地基的承載力,不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還存在工期過長、經濟性不強等問題。
泡沫輕質土是可代替土進行橋臺背填筑的新型輕質混凝土材料。是用物理方法將泡沫劑水溶液制備成泡沫,再將泡沫加入到由水泥基膠凝材料、集料、外加劑和水制成的料漿中,經混合攪拌、澆注成型、自然養護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現澆泡沫輕質土。具有輕質、環保、可現澆、成本低等獨特的性能特點。目前,泡沫混凝土在工業或民用建筑的屋面保溫找坡、地暖隔熱層、室內外墊層、外墻保溫隔熱、非承重墻體或隧道、基坑填充等建筑節能、建筑結構減荷領域應用較多。